土地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载体,伴随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提升阶段,如何突破建设用地紧缺、发展空间不足的瓶颈,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思考的课题。
近年来,姜谭经开区以“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为抓手,大力实施“腾笼换鸟”攻坚行动,通过闲置资源盘活、建设立体园区等举措,向土地“存量”要产业“增量”,实现“沉睡”资源再次“生金”。
走进西部智造创新园,建设现场如火如荼,8栋电子厂房已封顶,正在进行楼内装饰装修和水电工程安装。据了解,该项目地块原为僵尸企业秦岭水泥建设用地,原有企业破产后,为节约土地资源、发挥土地效益,姜谭经开区提出利用该闲置地块建设现代化产业园的构想,经过多次调研、充分论证,最终确定在该地块上实施传感器产业重大承载项目。
2022年底,总投资30亿元的西部智造创新园开工建设,项目占地89亩,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新建8栋多层标准化电子厂房,1栋22层的生产研发大楼。建设过程中,姜谭经开区紧紧围绕“工业上楼,产业筑巢”的思路,按照荷载、用途、层高等建设定制化厂房,以工业用地立体配置模式,促进产业布局集中和亩均效益提高,发挥土地利用的最大效益。并且同步开展招商引资,确保“竣工即交付、交付即投产”,目前已有6栋厂房锁定招商项目,产业园完全建成投产后,预计亩均投资强度超过3000万元,真正实现“存量变增量、寸土生寸金”。
以一隅窥全局,西部智造创新园正是渭滨区化“存量”为“增量”的生动缩影,姜谭经开区按照“帮扶转型一批、兼并重组一批、倒逼退出一批”的思路,建立闲置土地厂房动态数据库,“一地一图一档一策”逐块研判、精准施策,积极开展“旧巢引新凤”存量资产招商行动,加速盘活闲置厂房和低效用地。先后利用西普服饰、炜业石油、韩勇9+9等土地厂房,实施浙江步森服饰西北生产基地、西部亿力智能制造生产基地、药材批量深加工等亿元以上“腾笼换鸟”项目8个,高效盘活利用“低产田、闲置地”,同时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三年来,姜谭经开区通过场地租赁、合作开发、项目嫁接等方式,累计盘活低效闲置用地580余亩、闲置厂房15万平方米,新建立体产业园6个,建设标准化电子厂房40余万平方米,签约引进传感器、微电子等产业链企业近30户,安置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灵活就业人员1.3万余人,土地利用综合容积率达到1.2,工业用地亩均收入达到513.2万元,亩均税收达到7.3万元,土地集约利用率排名全省第三,成为全市工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