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滨
渭滨先锋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要闻速递 >中省市要闻 >正文

共建“一带一路” 陕西谱华章

时间:2023-09-07    来源:陕西日报     点击数:

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每天发出的数十列中欧班列长安号,“牵引”着陕西更加深度地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受访者供图

千年丝路,跨越古今。

“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习近平主席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到一个月后,在印度尼西亚,习近平主席又在演讲中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10年间,根植于历史厚土、顺应时代大势的“一带一路”正在成为造福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陕西,站在向西开放的前沿,紧抓历史机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建设“一带一路”五大中心,全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开辟发展新天地。

十年耕耘,硕果累累。陕西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中,携手沿线国家和地区,书写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彩篇章。

交通商贸物流中心率先突破

丝路兴,天下通。

10年来,陕西立足区位优势,持续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打造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重要对外开放通道,畅通贸易往来。

“米”字形高速铁路网络基本成型,亚洲最大铁路物流集散中心建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排名居全国前10、综合排名居全球前50;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加速建设,长安号持续提速、扩线、增效,实现与陆海新通道互联互通,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持续领跑全国,2022年全年开行量超全国总量28%;国际物流枢纽建设稳步推进,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获批,空铁、公铁、海铁多式联运试点示范积极开展,空港、陆港联动发展的集疏运体系正在加速形成;自贸试验区建设试点任务基本完成,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等国家试点示范园区建设持续推进,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杨凌农高会、欧亚经济论坛等品牌展会投资贸易促进功能持续提升……

现在,陕西已初步建成陆海空多式联运的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

国际产能合作中心稳步推进

陕西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通过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双向发力,创新合作模式,优化全球产业布局,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对外贸易发展水平。

中俄、中欧、隆基绿能马来西亚光伏产业合作区等境内外合作园区建设扎实推进;陕鼓、法士特、陕汽、陕建等省内龙头企业扎根国际市场,陕汽重卡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陕建集团连续获得5项“境外建筑工程鲁班奖”,合同签约额以每年20%以上速度增长;世界500强企业累计在陕投资设立157家外资企业,三星、美光等外资巨头持续加大在陕投资、扩大产能……

截至2022年底,全省306家境外企业累计实现对外投资68.8亿美元,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18.2亿美元。

科技教育中心拓点扩面

“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经济发展之路,更是一条文明和文化的交流互鉴之路。

作为科教大省,陕西依托丰富的资源,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建立19个国家级、64个省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基地,获批建设西北大学“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司法部“三中心一基地”建设;支持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全省25所高校与13个国家和地区的37所外方高校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41个,其中本科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数量位居西部第一、全国第八;发起成立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和“一带一路”职教联盟吸引力日益增强,陕西已成为中亚国家学生首选出国留学目的地之一,累计吸引超10万名外国学生来陕留学。

国际文化旅游中心全面彰显

陕西成功举办8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3届世界文化旅游大会、7届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推出的“国风·秦韵”陕西文化周、非遗精品展等一批文化交流项目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打造的“从长安到罗马文化交流演展工程”等一批文艺作品广受好评。

陕西先后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等国际机构建立合作,联合北京、上海建立了国内首个入境旅游省际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国际旅游枢纽建设。通过成立陕西省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与30多个境外知名高校和文博科研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文明交流互鉴。“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西北大学考古队在全国率先走出国门,赴中亚国家开展境外考古发掘研究,完成乌兹别克斯坦拉巴特遗址、塔吉克斯坦贝希肯特谷地联合考古发掘和调查工作。

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加快建设

资金融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

陕西创新推出“中欧班列贷”、自贸港商票“运单融资”等产品,创新设立跨境人民币优质企业“白名单”,积极开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和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建设,稳妥推进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通丝路”平台被评选为第三批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并成功接入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标准收发器,人民币国际化迈出坚实步伐。

截至2022年底,陕西与96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实现人民币跨境收付1813.17亿元,2022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额首次突破600亿元,创历史新高。

陕西日报记者 杨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