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乡村的文化根脉
今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文物保护利用和渭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体现了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为当地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倍受鼓舞,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践行指示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需找准切入点,精准发力。我们党员干部要切实了解本地本村特色资源与优势,如特色农产品、美丽乡村建设等,因地制宜制定本村发展规划。注重文化传承,发掘乡村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守护好乡村的文化根脉,这也是践行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体现。
全村党员干部要牢记使命担当,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贯穿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始终,从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环境改善等多方面协同推进,以实际行动扛起新的文化使命,守护好中华文明,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贡献力量,让乡村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成为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的坚实基石。
二、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守护中华文明
文化传承需先深入领会其内涵与价值。甘肃与宝鸡,皆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从古老的丝绸之路到周秦文化遗迹,这些文化瑰宝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脉络。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刻认识到这些文化遗产对于民族身份认同、价值观塑造以及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意义,从而激发全民族对文化传承的自觉与热情。
守护中华文明要求我们在保护文化遗产上下苦功。无论是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还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重器,每一处文化遗产都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需加大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持,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存储、无损修复技术等,确保这些珍贵遗产能抵御岁月侵蚀与人为破坏,长久地向后人展示其独特魅力。
三、找准乡村振兴切入点,落实“三农”工作部署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总抓手。要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党中央“三农”工作决策部署,需精准定位切入点,多维度发力。人才振兴是关键。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引入农业专家开展培训指导,培养本土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智力与人力支撑;生态宜居是基础。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既美化环境又增加农民收入;文化振兴是灵魂。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古村落建筑与民俗文化,建设乡村文化礼堂、文化广场,开展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乡村凝聚力与归属感;组织振兴是保障。我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提升其领导力与服务能力,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引导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管理,实现乡村治理民主化、规范化与科学化。以钉钉子精神将上级工作落实到全村每个角落,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