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鸡市渭滨区紧扣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任务,发挥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多元协同的融合作用,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干部引导、群众参与、社团参加的“双引双参”基层治理路子,构筑起渭滨区基层治理新生态。“双引双参”让渭滨区在健全基层治理体系、优化基层治理方式、激活基层治理效能上实现新突破,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区、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示范区等50多项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 绘就基层治理幸福底色
渭滨区始终将党建领航、组织引领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确保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群众依法管理基层社会事务,构建党领导社会治理,依靠群众、社团加强社会治理的局面。
渭滨区新宝路社区17号院党小组成员崔洪武提起“我帮你”项目赞不绝口:“这个项目最大的好处就是用实际行动,让党建在老百姓身边释放出红色力量与温度。”
新宝路社区17号家属院的原单位宝鸡焦化厂已破产多年,居民区长期没有物业接管。一下雨,该院内的三栋楼顶层就会漏雨,居民只能用彩条布遮挡,楼内想要换个走廊灯泡,都需要三五天才能解决。渭滨区经二路街道办“我帮你”项目推行后,于2021年9月接管了新宝路社区17号院的物业服务。其间,该院落党小组与自治小组联手,积极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彻底扭转了院落长期无人管理的局面。
“干实事,还是党员靠谱。”新宝路社区17号院自治小组成员张选民说,“‘我帮你’项目进驻院落后,大家都觉得街道办党工委谋划出了好项目,各个党支部不断发力,让院落党小组提供的服务越来越接地气。”
据悉,在经二路街道辖区内,已有近40个“三无”小区进入了“我帮你”项目名单。渭滨区统筹区域内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物业服务组织,成立小区党支部(党小组)575个、群众自治组织449个、小区业委会(自治小组)575个,聚焦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此外,渭滨区在推动党建联席制度中,积极吸纳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参与,采取短期共用、长期共建、人才共享的形式,引导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实现辖区单位双向联动、资源共享。辖区“红色商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引擎作用,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党组织焕发出新活力,凝聚带动11219户、3万余名从业人员和33个党组织、398名党员参与到基层自治工作中,形成了以党群共建为基础的城市商圈党建多元共治格局,辖区综合治理水平和为民办实事效率稳步提升。
干部引导 打通基层治理难点堵点
在基层治理中,渭滨区坚持以党员干部作为引领基层治理的“头雁”队伍,发挥他们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高、议事能力强等优势,让党员干部成为法律和政策在社区内的解说员、践行者和推动人,用实际行动彰显责任与担当。
“有困难就找勤莉,勤莉给您解难题!”这是在渭滨区姜谭路街道姜谭路西社区居民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群众口中的“勤莉”就是姜谭路西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勤莉。
姜谭路西社区下岗、失业和高龄人员较多,社情复杂。为此,陈勤莉发挥自己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在社区成立了“勤莉调解工作室”。成立后,该工作室成了社区打通难点、堵点问题的主力军。“要是没有勤莉的帮助,我们家早就散了。”社区居民刘某是氮肥厂的下岗职工,因长期没有找到工作,家庭生活困难,与妻子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在陈勤莉的调解和帮助下,刘某与妻子开办了一家纯净水配送店,慢慢的日子越过越好,以往的争吵也随之烟消云散。
反目夫妻破镜重圆,婆媳不和重归于好,邻里争吵化干戈为玉帛……“勤莉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共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
渭滨区创新实施“网格四长”工作机制,将城区划分为8个镇街网格、68个社区(城中村)网格、356个基础网格,全区30余名区级领导、16名镇街领导、68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网格长、街长,招募3681名志愿者担任楼长、店长。此外,渭滨区动员执法、环卫、绿化、市政、交警、公安、环保、市场监管8个部门领导干部组建社区网格职能小组,推行职能职责、人员力量、治理事项在社区闭环运行,建立一支队伍抓治理、多部门联动管理的机制,做到“地域全覆盖、人员全包含、上下齐联动”,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网格四长”工作机制破解了基层治理工作中“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现实困境,形成了“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区域网格化治理局面。
渭滨区广泛开展镇街、村(社区)干部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暖千家心的“四千行动”,社区党员干部和网格职能小组人员通过入户调研、分析讨论、制定方案、全面推进、解决问题、效果评估“六步工作法”,动态掌握社情民意,拓展为民服务内容,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姜谭路西社区,每个网格员都有一本厚厚的“民情日记”,上面详细记录了辖区每户居民的资料,空巢老人、残疾人员、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被着重标注。对居民提出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网格员在走访过程中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就带回社区,按事件分类派单给相应职能部门或社区工作人员,集中力量限期办结。路面维修、墙体美化、改造老旧家属楼、对困难群众开展“一对一”帮扶、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四千行动”的开展,让渭滨区各社区面貌焕然一新,邻里关系愈加和谐。
渭滨区各镇街政法委员统筹建立“三所联动”工作机制,搭建基层司法力量协作平台,整合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等法治力量,让执法力量向基层不断延伸,实现了“一社区一民警一法律顾问一调解委员会”全覆盖;全区设置村(社区)警务室(站)93个,配优专职民辅警93名、警务助理35名,建强调委会97个,选聘法律顾问89人,全力做好社区普法释法“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平安街坊“守护员”;建成宝桥、宝成社区等5个规范化人民调解室,筑牢了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三所联动”工作机制成了基层法治建设中一面坚固的“金色”盾牌。
群众参与 激活基层治理源头活水
渭滨区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有效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在服务保障基层实际诉求的同时,充分发挥民主协商、居民自治作用,让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角。
如今,“我帮你”项目在渭滨区众多“三无”小区中一步步扎根、萌芽、开枝、散叶。“我帮你”项目作为一种崭新的社区化服务机制,其推进的路径也越来越明晰——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与过去“三无”小区相比,“我帮你”项目让许多居民受益匪浅。然而,如何在现有成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真正激活基层治理的源头活水,把传统的“管理员”变为“服务员”,把“大家事”当成“自家事”,让“分外事”变成“分内事” ,这中间居民的深度参与是关键一环。
“我们社区准备将‘社区达人’引入‘我帮你’项目中来。”渭滨区经二路街道渭工路社区党支部书记段齐辉介绍,“社区达人”招募令发出后,不少有一技之长的居民纷纷响应,愿意参与进来。前不久,社区内有两名退休检察官主动加入“社区达人”队伍,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据悉,下一步,渭滨区还将大力宣传“我帮你”项目,召集心理咨询、电器维修、法律咨询等多方面“达人”,连同楼栋长一起,通过以社员入社的方式自愿加入合作社,真正实现让“大家事”变成“自家事”,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截至目前,渭滨区探索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路径,已形成了金陵街道“红色院落”、清姜街道“七色服务”等各具特色的基层治理品牌。辖区各小区党组织牵头,自治小组、物业、居民代表、驻社区法律工作者参加,规范议事章程,发挥协商作用,民事民议、民事民定,实行社区治理为民服务经费使用项目化和经费筹措、申请使用全程公示,落实治理事项实施主体,建立公序良俗事项“小公约”,提高民规民约执行力。同时,渭滨区充分发动街坊能人、志愿者等自治力量,实行供需对接、各展所长,开展水电气暖维修、小区环境整治、生活垃圾分类、治安巡逻、生活物品配送等群众自治项目,以“小成本”办好“大事务”,让“看得见”的也“管得着”,切实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渭滨区基层治理集众智、汇众力的方式,有效改善了基层治理结构,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社团参加 增添基层治理活力因子
为优化治理结构,减轻基层干部工作压力,渭滨区紧紧围绕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发挥社会组织专业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坚持以孵化发展社会组织,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积极引导社会团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融合、补位、赋能,为优化基层治理体系注入新活力。
渭滨区英达路广场年久失修,基础设施陈旧,水泥地面开裂,路面坑洼不平,同时因没有安装路灯,被周围居民戏称“广场广场,既没法逛,也没法唱!”这样的局面在社团组织引入后得以改善,英达路广场实现旧貌换新颜。渭滨区桥南街道办积极撬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设立社区治理发展基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陕西普辉青年社会发展中心参与日常运营,发动辖区单位筹集资金12万元,完成了英达路“邻里互助”休闲广场和石鼓路社区院落改造2个项目,弥补了基层社会治理资金不足的短板。
目前,渭滨区备案的社会组织达305个,遍布辖区各个社区。该区创新建立“专业孵化”平台,引进陕西普辉青年社会发展中心等专业社会组织,采取教授社区项目设计、“问题树”分析技术等,孵化培育社会组织280余家,并引入高校、社科院、省内外知名人士等10名专家学者,形成服务社区智囊团,织出一张“横向到边”的社团参与网。在渭滨区,各类社团在参与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